夜黑风高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一家非法生产的工厂门外,灰压压铁链紧锁大门,里面机械轰鸣声隆隆作响,这时,只见一个体型消瘦的身影猛地冲到大门前,使劲挥起手中的斧头劈向门锁……这不是小说的桥段,而是吕梁市生态环境局文水分局综合行政执法队经常发生的一幕,而这个时常冲在前面的就是执法队长李晓斌。
李晓斌1996年从吕梁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文水县文化局,不久借调到县公安局,后又调到县环保局。有着丰富侦探经验的李晓斌无论是在乡镇环保所,还是在综合行政执法队,总是冲锋在环保前线,用实际行动捍卫着文水县的绿水青山。
“传承胡兰志 呵护英雄乡”
地处吕梁山下、汾河之畔的吕梁市文水县,是刘胡兰烈士的故乡。多年来,文水县铸造、模板、化工等传统工业迅速发展,经济腾飞也给这片红色土地的天空蒙上一层灰色“阴影”,近几年,文水县大气环境质量大多数时候处于全省后十位。李晓斌上任后严肃地说:“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来奋斗、去努力,学习刘胡兰烈士不怕牺牲的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建设一个天蓝水清环境美的绿色文水。”“传承胡兰志,呵护英雄乡”既是他的口头禅,也是他工作的座右铭。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环保执法队伍这17年中,李晓斌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先后担任乡镇环保所所长和监察大队队长。工作中,他不仅借鉴公安机关侦查办案经验,同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布置“天罗地网”。2005年在中央党校的法律专业进修时,他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进行了细致学习和深刻领悟,回来后他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运用科技手段,绘制了一张文水县地理环境、企业分布、经营项目“新地图”。正如他本人所说的那样:“只有摸清家底,才能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
2020年,他先后组织开展了“严厉打击汾河流域违法排污专项行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把突出环境问题‘清零’进行到底暨监督帮扶”“生态环境部蓝天保卫战秋冬防监督帮扶”“环境执法大练兵”“山西省蓝天保卫战决战秋冬防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执法行动”以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等各项专项行动,有力地推动了文水县大气环境质量的持续好转和三条河流水环境的稳定达标。
攻坚污染防治 少不得兄弟们
在文水分局,执法队员们都愿意亲切地叫他“斌哥”,李晓斌对大家表示感谢,他强调:“在污染防治攻坚的路上,没有兄弟们的理解与支持,光靠我自己是绝不可能走下去的。”
2019年冬末春初的一个夜晚,当时正值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期间,部分违法企业为了逃避检查采取白天停产、夜间加班的方式违法生产。接群众举报后,晚上11时许,李晓斌带领队员们驱车二十多公里对企业进行突击检查,路上一边行车,一边思考可能发生的状况及应急对策。当他们来到厂门口时,大门紧闭,呼叫无人答应,队员们正准备采取进一步措施时,躲在暗处的门卫喊话阻拦。当看清执法队亮出的检查证件后,门卫才慢吞吞地通知企业值班厂长,经过李晓斌一番耐心细致的讲解和语重心长的劝告,值班厂长当即关闭了可能造成污染的设备主机,查封了生产电源,并决定积极配合检查并按规定接受处罚。原以为会是一场“恶斗”后以“甘愿接受处罚,保证限期改进”轻松收尾。
更令人感动的是今年春节,正当千家万户都沉浸在阖家欢乐之时,李晓斌接到县行动指挥部指示,突击开展“查,治隐患”行动。作为环保一线执法人员,李晓斌丝毫不敢懈怠,但考虑到同志们的情绪,他思虑再三后艰难地拨通了三位同事的电话,当讲明上级要求和工作任务后,同志们几乎都是同一句话一一“几点出发,哪个方向?”听到手机里传来坚定的回答后,李晓斌感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播撒“绿色”种子 “环保”生根家庭
作为一名环保一线执法人员,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家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是李晓斌坚强的后盾,“环保”“绿色”也在这个家庭里生根发芽。
2018年3月的一个周末,李晓斌和爱人一大早带上孩子出发去太原动物园,车子刚开出县城,李晓斌爱人突然指着公路左侧远处说:“那里有烟囱正在冒黑烟呢。”李晓斌一看,心想今天是去不成了,又要违背诺言了,看着儿子满怀期望的小脸,他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但是为了工作,为了文水的蓝天,他连忙停下车子,给爱人和儿子解释后,让爱人开车带儿子完成心愿,自己则返回县城,带领同事直奔这家企业。
去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李晓斌送儿子上学,半路上儿子用手边指边喊:“爸爸,快看,那个大烟囱又冒黑烟了,你这个环保警察快去抓他。”稍作处理后,他立即率领执法队员赶往这家企业……每每谈到这些,李晓斌总是激动地说:“环保路虽艰虽苦,但背后还有爱人和孩子两名编外环保队员的参与,我的力量更大,信心更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晓斌的表现受到了社会与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他多次荣获“文水县共产党员”“吕梁市环境执法大练兵先进个人”等荣誉,并先后被选为文水县政协第七、八届政协委员,多次受到省、市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正是有李晓斌这样满怀热血冲锋在前线的环保卫士,才让文水的水更清、天更蓝;才让文水的红色精神一直在这片热土上传承。